孩子看到玩具就要買?玩這個遊戲最管用!

受身心發展所限,小小的孩子們沒有財富、支出、節省等這些概念,他們只是按照人的本能做出行為!他們需要的是學習和教導,而不是大人不明就裡的指責。說白了,我們要教給孩子需要和想要的區別,從而他們才能學會選擇和取捨!

怎麼教?

朵朵2歲開始,朵媽就經常給給她有意識的進行一項區分needs and wants(需要和想要)練(游)習(戲)!

實際上這也是朵媽在美學習期間偷師的國外幼兒園的做法,嘿嘿,覺得很受用,今天,一次性給大家說清楚、講明白!
什麼是needs and wants?
什麼是needs?翻譯過來就是需要的意思,就是我們生存或者生活下去離不開的東西!簡稱需求!

舉個例子,我們需要住所、食物、水、空氣……

 

什麼是wants?翻譯過來就是想要的意思,某些可以讓我們感到快樂、好玩但不是生活必需品的東西!簡稱慾望!

舉個例子,我們想要糖果、冰淇淋、IPAD……

 

怎麼快速區分兩者呢?找一些類似的物品,再舉幾個例子!

朵朵需要喝水,朵朵想要喝可樂;

朵朵需要穿鞋,朵朵想要滑板鞋;

朵朵需要吃飯,朵朵想要吃零食。

 

當然啦,除了舉例子,也有超好玩的遊戲,美國老師會教學生們做各種有趣的練習,比如下圖這樣的摺疊書↓↓↓
還有這樣的口袋書,將needs and wants寫成清單,明明白白的記錄成屬於自己的小本本,儀式感真的爆棚有木有~~
遊戲自然也不能少!
比如說學生扮演搭飛機過安檢的乘客,他們只能從自己的行李留下5樣東西!並且安檢(老師)還會和他們仔細分析:

你為什麼帶這些行李?

哪些東西是需要的,哪些是想要的?

最終,孩子們經過思考和篩選,每個人留下了五件他們覺得自己最最需要的東西。

 

當然,世事無絕對!有些東西,可能無法劃定,那麼這個時候,就衍生出了第三種類型——非常想要但非必要的!

看看下圖裡的小遊戲,兩個呼啦圈交界處就是這第三類啦!

所以,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不是生活必需品的東西我們還是要買~~

同時,提醒父母們,如果孩子執著於要買一件玩具或者其他東西,可以先聽聽孩子內心的想法,再去判斷,好過一開始就拒絕,也許孩子真的有道理呢!

 

最後,你一定不知道,美國老師的考試題里還有 needs and wants!!
這麼一套下來,足以見他們對孩子財商這一塊的培養真的很重視很用心了!
分類遊戲
第一個就是分類遊戲啦!先上小部分圖片給大家看看↓↓↓
遊戲規則很簡單:將素材列印出來,用剪刀將下方虛線框里的彩色小圖片剪出來,讓娃進行判斷,放到上方的空白處!
來看看「老江湖」朵朵的show time!!
四歲多的朵妹基本上已經不需要朵媽從中提示了,老母親只要靜靜的陪同在一旁就好,嘿嘿~~
等朵朵玩入迷了,朵媽也「功成身退」,讓她一個人享受此刻專註的時光!
needs & wants 桌游
現在桌游可是大火!這不,為了讓needs and wants遊戲更加具有趣味性、更加international,朵媽也自創了一個簡單的桌游哦!
哈哈,還有一個六面骰子,記得列印出來用膠水折好,棋子可以用娃的小珠子,小積木代替哦!
遊戲規則其實很簡單:兩人輪流扔骰子,扔到幾個數就移動幾個格,並說去所在格子的物品是屬於需要的還是想要的,說對了就可以留下來,答錯了就得回歸起點!

 

哈哈,朵朵這個小戲精,大熱天非得帶上最愛的小兔幾帽子,說這樣拍照才好看~~
首先是朵朵扔骰子走棋,來幾張特寫吧!猜猜會是誰領先呢?
最後,朵媽要提醒的是,needs雖是剛需,但是不代表合理的都要被忽略!這樣人生還有啥樂趣呢?

Be the first to comment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
*